(2024年8月20日-香港)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或「公司」,股份代号:1811.HK)宣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除另有界定者外,本新闻稿所用词汇与公司同日刊发的中期业绩公告所定义具有相同涵义。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摘要: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982.3百万美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23.8百万美元减少19.7%。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83.5百万美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7.8百万美元减少7.3%。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的减少主要由于(1)韩国项目的燃料毛利减少;及(2)中国风电项目因限电同比增加导致发电量减少。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盈利为4.28美仙,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1美仙减少7.3%。
董事会议决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4年上半年,集团的收入为982.3百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223.8百万美元减少19.7%。来自中国风电项目的收入为357.2百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85.2百万美元减少7.3%,主要是由于发电量减少所致。来自韩国项目的收入为461.3百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77.7百万美元减少31.9%,主要是由于韩国燃气项目的电价及发电量均有所减少所致。
2024年上半年,集团的经营开支为678.4百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79.2百万美元减少22.8%。经营开支减少主要是由于韩国燃气项目的天然气成本减少所致。
2024年上半年,集团的经营溢利(即收入减经营开支)为303.9百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44.6百万美元减少11.8%。经营溢利减少主要是由于韩国项目的燃料毛利下降以及中国风电项目因限电同比增加导致发电量减少。
业务回顾
集团的资产组合包括位于中国及韩国电力市场的风电、太阳能、燃气、燃煤、燃油、水电、热电联产、燃料电池及生物质发电项目,在中国的业务分布19个省份、两个自治区及一个直辖市,地理分布广泛,业务范围多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及韩国分别约占集团权益装机容量9,666.4兆瓦的77.6%及22.4%。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即风电、太阳能、燃气、水电、燃料电池及生物质项目)占集团权益装机容量的83.9%;传统能源项目(即燃煤、燃油和热电联产项目)占集团权益装机容量的16.1%。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权益装容量达9,666.4兆瓦,同比增加688.4兆瓦或7.7%,其中风电、太阳能占集团权益装机容量的64.1%。风电权益装机容量4,436.4兆瓦,同比增长17.3兆瓦或0.4%;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1,759.4兆瓦,同比增长581.1兆瓦或49.3%。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发电厂的控股装机容量达到8,981.7兆瓦。2024年,新增投产容量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主要在建项目:江苏省如东储能电站项目200兆瓦/400兆瓦时;河北省290兆瓦太阳能项目;江苏省242兆瓦太阳能项目;浙江省30兆瓦太阳能项目;青海省30兆瓦太阳能项目;及山东省招远海上光伏项目400兆瓦。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发电项目的发电量达9,660.4吉瓦时,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140.6吉瓦时减少4.7%。报告期内,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288.9吉瓦时,同比减少5.6%,主要由于2024年上半年限电同比增加;中国太阳能项目发电量为1,035.3吉瓦时,同比增加22.1%,主要由于太阳能项目容量同比增加;韩国项目的发电量为3,038.3吉瓦时,主要是来自燃气及生物质项目,比2023年同期减少11.8%,主要是由于韩国栗村一期燃气项目受2024年上半年的电网调度负荷减少。
未来展望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锚定年度经营发展目标不动摇,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价值创造和改革创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集团将抓党建,强引领,进一步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抓安全,保稳定,进一步守住高质量发展的风险底线;抓生产,稳增长,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抓发展,促落地,进一步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效能;抓转化,抢建设,进一步打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抓创新,促转型,进一步强健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抓改革,增效能,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